评审专家失信乱象,全国哪几个地区是重灾区?
在招投标过程中,评标是确定最优投标企业的关键环节。而评标结果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标专家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可以说,评审专家在招投标工作中所担任的角色举足轻重。
但长期以来,部分评审专家,在利益诱惑面前抱着侥幸心理,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收受贿赂,最终逃不过法律的惩罚。
建查查整理数据得知:2019年1月至10月评审专家失信处罚数量达到700多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11%。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情况:
各地对于评审专家失信的处罚主要有扣分处理、行政处罚、记入黑名单、记入不良信用等方式。
评审专家失信处罚中扣分处理的情况最多,有457条,占比62.43%。其次是行政处罚,有127条,占比17.35%,列入黑名单的情况有97条,占比为13.25%。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待评审专家的失信处罚措施上监管部门更偏向于扣分处理。
我们这里所说的地区失信指数,指的是各地评审专家失信事件数量占全国失信时间的比率,地区失信指数=地区失信数量/全国失信数量(指标包括黑名单、行政处罚、扣分处理、不良记录等)。数据结果汇总如下图:
贵州省评审专家是失信指数最高,为43.46%;第二、第三位为安徽省和四川省,是失信指数分别为16.35%和13.62%。
以上三省的评审专家失信指数远高于其他省份,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三个省份在严抓评审工作纪律上力度更大。
扣分处理、行政处罚、计入黑名单是各省在对待评审专家失信的最主要的三种处罚方式,各省的处罚情况如何呢?请看下图!(我们用彩色标注了高于各项情况平均值的省份)
实行扣分处理的省份较为集中,主要围绕在贵州和安徽两省。其中贵州省比重为67.83%,安徽省占比为17.29%。
行政处罚是多数省份常采取的惩罚手段,其中四川省数量居多,为18.90%,其次是广西11.81%。除此之外,列入失信黑名单也是四川省常用的处罚方式。
建查查整理数据还得知,评审专家“确认参加评标后,不参加评标又不请假、中途擅自离开谈判现场以及参加评标迟到”现象在贵州省较为严重;评审专家“未严格按照采购文件的规定进行评审,未做到客观、公正、审慎的原则”现象在安徽省和四川省较为严重。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级政府采购网公开项目信息、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公开采购信息中公布的公开项目信息以及信用中国网等,仅供参考。
总结下来,贵州省、安徽省、四川省是专家评审失信情况较为严重的三个省份。沉疴还须猛药,各省对于频发评审专家失信现象治理手腕强硬。就拿在四川省比较普遍的专家“抱团”腐败现象来说: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个是我头顶的灿烂星空,另一个是我心中永恒的道德准则”。作为评审专家队伍的一员,荣誉与责任并重!愿你们端正自己心中的那杆秤,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当一个公平正义的、问心无愧的裁判者。
作者:秦皇岛资质代理